自放电大、内阻大的原因用什么办法判断?
自放电:可将电池充足电后静置24小时后用万用表直流20V档测量端电压并记录,将电池再静置约一周,同样再测量端电压,电压值应相差在0.03V以内(旧电池会相差大一些);否则就是自放电过大。
自放电,是指豫光蓄电池内电自行消耗,一般认为每昼夜容量下降不大于2%,就认为正常,因铅酸蓄电池本身有自放电缺点,如果每昼夜容量下降大于2%时,那就是有故障了,自放电原因主要有:生产制造中材料不纯(如合金中含锑等有害物质),电解液中含有害杂质(铁、锰、铵、铜、氯等离子),正负极板硫化后极隔板孔隙堵塞,导致铅酸蓄电池内阻消耗增大,都有导致豫光蓄电池产生自放电的原因,同时,由于使用中过于频繁起动或充电电流过大等造成活性物质脱落沉积引起短路也会造成自放电加剧。
总之引起自放电的因素很多,如电解液及极板材料有杂质,引起局部电池效应自放电,隔板破裂,活性物质提早非正常脱落,蓄电池盖上有浸润性灰尘,电解液或水形成回路自放电。
内阻:电池内阻要用内阻测试仪才能测试,但价格较贵,一般没有测试的必要。
蓄电池的内阻由欧姆极化(导体电阻)和电化学极化及浓差极化电阻三个部分组成。在充放电过程中电阻是变化的,充电过程内阻由大变小,反之内阻增加。
温度对蓄电池内阻也颇有影响, 低温状态如0°C以下,温度每下降10°C,内阻约增大15%,其中因硫酸溶液粘度变大,而增加了比电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较高温度时如10°C以上,硫酸离子的扩散速率提高了,浓度极化作用将明显减小,极化电阻下降,但导体电阻却随温度增加而上升,不过上升的速率较小。
豫光蓄电池的内阻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瞬间的大电流放电,由于极板空隙内的硫酸溶液迅速稀释,而极板孔外90%以上溶液中硫酸分子来不及扩散到极板空隙中去。这样,极板孔中溶液比电阻增加,端电压明显下降。但停止放电后,随着浓度高的硫酸分子向极板空隙中扩散,极板孔中溶液比电阻下降,端电压回升。
另外,薄极板的电池,其内阻明显小于厚极板,因为同容量电池的极板数量;薄的要多于厚极板电池的极板数量,因此相同电流放电时,薄极板电池的电流密度小,其各极板化也小得多。
由此可见,豫光电池内阻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动态电阻,并非常数值。